6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满荣一行赴河北美术学院参加“智能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论坛”。该论坛由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河北美术学院主办,河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指导。
此次论坛围绕智能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聚焦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路径,深入交流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与做法,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共有7位专家作主旨报告。报告主题涉及“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于数字时代主体性的几点思考”“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痛点突围与系统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驱动根源与实践路径”“高校学生数智化学习思想行为变化及教育对策探析——基于浙江省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的调研报告”“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哲学审视与策略构建”“时代新人培育导向下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等。各位专家立足前沿、视角独特、观点深邃,深刻剖析了智能时代赋予思政教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指出了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与会高校的26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两大核心议题,分享了各校在探索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实效性,以及在新形势下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宝贵经验、特色做法和深刻思考。同时,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为民办高校在智能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打开了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与会教师通过参加此次论坛,既了解并感受到了全国高校思政同行紧扣智能时代思政教育的时代脉搏与核心关切,又领略了专家在扎根实践、服务现实基础上展现出的学术敏锐性和强烈的实践导向以及理论的深刻洞见,为进一步推动部门思政课教师深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也为潜心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借鉴。

(撰稿:刘艳琴 初审:檀丽丽 终审:常满荣)